<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长者助手 政务邮箱| 邮件订阅|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365官网哪个是真的_365bet在线足球开户_beat365手机安卓版

        保护视力色: 来源:本网     撰写时间:2007-08-31 00:00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的精神,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建立我市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保障国民经济稳定有序运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肇庆,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365官网哪个是真的_365bet在线足球开户_beat365手机安卓版在安全生产事业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2005年,我市实现本地生产总值453.55亿元,增长14.3%,全市各项改革、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和提升,所有这些都与注重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是分不开的。

        “十五”期间,由于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保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安全生产状况保持总体稳定,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事故多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据统计,2005年全市各类事故与2004年相比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分别下降4.03%12%4.7%21.32%,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40%15.4%50%;道路交通事故宗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3.56%、10.19%和18.97%,顺利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任务,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安全生产平稳好转的良好局面。

         

        (二)发展环境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十五”期间,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和一系列法律法规,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改革调整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加大了安全投入,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重点领域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依法严惩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出发,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的地位作用、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从我市的情况来看:市委、市政府实施东进战略,推进东引西连,加速融入珠三角,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全市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不断提高,为整体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65官网哪个是真的_365bet在线足球开户_beat365手机安卓版经济建设正在提速增效,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但“十五”期间全市各类事故死亡2137人,平均每年427人,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危险化学品等领域伤亡多发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仍将长期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安全生产与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相匹配、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根本方向;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更新观念,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质量;动员全社会关注安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市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和死亡人数控制在省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道路和水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稳中有降,危险化学品、建筑等高危行业事故多发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中小企业伤亡事故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形成分级负责、考核科学、制约有力的安全责任体系;完善以立足防范、规范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系;建立重心下移、依法行政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大力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市场运作、诚信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行政执法为主体、以镇(街道)、村(居)和园区监管为重点、以中介服务体系为纽带、以人民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为支撑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真正建立起我市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

         

        ——分类目标:

        1、各类伤亡事故控制目标:

        1)全市亿元GDP死亡率控制目标:力争到2010年,下降35%

        2)工矿商贸企业10万人死亡率:力争到2010年,下降25%

        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目标:力争到2010年,下降30%

         

        2、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控制目标:力争到2010年,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65官网哪个是真的_365bet在线足球开户_beat365手机安卓版

         

        3、监管体系、法规、支撑体系等建设目标

        1)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推进安监网络和安监队伍建设,加强部门合作,努力形成监管网络、机构健全、监管有力、协调一致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2)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目标:到2010年,基本形成与《安全生产法》等法律配套的规章制度体系,使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依法治市”一项主要内容,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增强全民的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形成“依法治安”的安全生产监管局面。

         

        4、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安全科技发展运行机制,提高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使安全科技充分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服务。

         

        5、重大危险源监控目标:到2010年,完善重大危险源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起全市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和预防控制体系,使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监控。

         

        6、其他目标:加强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建设,2010年,各类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基本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规定在企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力争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三、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树立“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把安全作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措施,将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考核指标体系,实现社会经济与安全生产同步协调发展;要落实和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安全生产经费支出;要制定和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加强安全生产的政策措施;要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保障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装备到位,及时解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突出“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把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任务,把主要精力放在落实防范措施上。全面依法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严格执行我市高危行业市场准入标准,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严格实行矿山、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格审查开办企业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坚持“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从体制、机制、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各种手段,多管齐下: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完善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坚持和完善各项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处理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督查,确保各有关部门按照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分管行业的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和专项整治;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组织和广泛开展各项群众性的安全生产活动;各级安监部门和机构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协会、安全主任事务所和技术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大力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纳入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逐级抓好落实。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要依法履行综合监管职责,监督检查有关主管部门履行职责和事故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公安、交通、消防、海事、水利、农业、建设、旅游、质监、教育、卫生、环保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行业或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

         

        完善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按照省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市分解到各县(市、区)政府,县(市、区)分解到镇(街道),各级政府根据安全生产分解指标切实加强对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跟踪检查和定量考核,并通过新闻发布会、政府公告、新闻媒体、简报等形式公布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完成情况。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较好完成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各区政府、市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每年给予适当的奖励。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因没有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导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或事故伤亡人员严重超过年度安全生产指标的县(市、区)、镇(街道)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行政问责,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级等相应的行政处分。依法严肃查处事故责任,对存在失职、渎职、腐败行为,或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领导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追究责任。

         

        2、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各级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把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与深入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试点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指导督促各类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的各项制度;严把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关,依法整顿或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严格实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制度;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对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中小企业征收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提取安全费用;鼓励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提供服务;企业法定代表人要把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机构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明确分管领导、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的责任,建立科学严密的责任制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切实解决好安全投入问题,依法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和设备,大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消除事故隐患,减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积极按照国家、省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全市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立起一批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样板企业、车间和班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高危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促进我市企业安全生产面貌得到根本上改善。

         

        3、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各级政府要根据安全生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加强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安监机构组织建设,构建由市安监局、县(市、区)安监局、镇(街道)安监办、村(居)安监巡查员、注册安全主任组成的五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到位。各级政府要落实执法车辆、通信、救援装备,满足安全生产执法和应急救援需要,切实提高重大事故处置能力。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切实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落实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和规程,完善安全生产措施,加强专项整治,严格履行行业管理的职责和职能。市、县(市、区)两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加强综合协调,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政策和措施,加强安监机构和安监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镇(街道)、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要根据辖区产业结构特点和安全生产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监管措施,把加强村(居)安全巡查队伍建设和培育注册安全主任作为对辖区安全生产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采取行政监管与安全主任监督参与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模式,确保对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到位,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大力推行注册安全主任制度,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所有生产企业和危险品经营、储存单位配备注册安全主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方法,创新安全监管模式。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制度,建立规范的执法程序,提高依法行政的效能,使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不断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重心下移”的工作思路,把安监工作延伸到镇和工业园区的同时,积极探索在村(居委会)建立安全巡查队伍和安全主任交叉检查等办法,对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进行不间断、全方位的综合监督管理,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立市安全生产协会,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安全监管、安全培训、安全评估、安全认证工作。推动我市安全生产信用建设,完善评价体系,通过在国有(控股)企业实行安全业绩考核和在非公企业进行自我评估和安全协会评估相结合的形式对企业安全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估,按照考核或评估结果,实施分类指导,严格分级管理,引导企业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信用,促进其健康发展。积极引导注册安全主任参与宣传教育、专项整治等活动,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和企业,形成“纵向到底”安监网络。

         

        (三)严格安全执法,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是确保安全执法、依法治安的重要基础。各级政府要把法制建设纳入到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内容,在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继续完善《365官网哪个是真的_365bet在线足球开户_beat365手机安卓版安全生产管理规定》、《365官网哪个是真的_365bet在线足球开户_beat365手机安卓版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365官网哪个是真的_365bet在线足球开户_beat365手机安卓版高危险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导则》和《365官网哪个是真的_365bet在线足球开户_beat365手机安卓版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各级安监机构、各级管理部门要把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规定作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根据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政策文件,逐步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我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职工和公民的安全行为,把我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加大执法力度,综合运用经济处罚、行政处罚和法律手段,依法严惩重特大事故责任人,严厉打击无视法律、无视监管、无视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失职渎职、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靠法律手段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管。

         

        加强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提升执法水平。加强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是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综合优势,提高监管效率,加强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规范程序,形成良好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要根据安全生产领域中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不断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和领域联合执法力度,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扩大联合执法的参与面,发挥政府各有关部门、公检法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提高安全生产执法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加强安全监管监察执法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四)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推广安全科技,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加快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实现安全生产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我市信息网络资源,以政府政务电子信息平台为依托,逐步建立起市—县(市、区) —镇(街道)—村(居)安全信息网络,把巡查、监管与安监档案管理结合起来,形成层层互动、互联互通、动态管理、动态监控、应急指挥的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对全市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控。利用安全信息网络对企业基本信息、高危行业和重大危险源、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等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加强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管理、监管机构和人员管理,通过政务信息的发布、法规和技术资料查询、违法行为举报,强化政府的公众服务职能。以信息化促进传统监管方式向现代监管方式转变,实现更大范围的有效监管,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率。

         

        加快建设重大危险源普查及安全监控系统。为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安监局的要求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形成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应急系统,实施分级监管、分级监控,提高监管水平与效果。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十一五”期间,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安全生产有重大意义的安全技术进行推广。重点推进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营运客车、出租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备GPS设备安全监控等领域的建设。大力推行HAN技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升安全生产的科技水平。

         

        大力发展安全生产技术装备与新工艺、新材料。要把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普及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四新”工程,及时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障程度低、存在潜在危险的技术装备。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技术装备,予以限时、强制性淘汰。

         

        加快构筑安全专家和专业人才体系框架。充分发挥专家及技术人才在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的支持和服务作用,努力形成为安全生产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的人才保障体系,完善我市危险化学品及其他高危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家组,形成安全生产专家制度。积极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和注册安全主任资格制度,扶植一批在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上的专业人才,从根本上提升我市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狠抓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1)切实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

        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规范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登记、评估、检测、监控等工作要求和管理职责,明确行政管理部门、市、县(市、区)、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加强对重大危险源信息的统计和管理。各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开展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和辨识工作,完善措施,明确监管责任,并根据生产需要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管。安监、质监、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落实对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分布情况、目前状况、监控管理措施、事故应急预案登记造册。

         

        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市、县()区、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机构定期对所辖区域内的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监控情况进行专业监察;督促安监、质监、国土资源等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对企业的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督促企业开展对重大危险源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在此基础上制订并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群众监督作用,发动员工查隐患、堵漏洞,保障安全生产。

         

        2)确保重大事故隐患有效治理

        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工作方案。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应组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辨识和风险评估,明确企业治理重大事故隐患的主体责任,督促所在单位制订整改计划、方案,限期整改。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动态监控系统。市、县(市、区)、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治的监察力度,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监控信息系统,实施动态监管。对不符合生产安全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储存等企业要依法依规实行关闭或淘汰。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经评估列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及时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安监部门要及时跟踪,确保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

         

        (五)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高危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

         

        “十一五”期间,要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问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依法整治、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的整治原则,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结合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监管

        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针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经营、运输和使用等环节,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监管措施,确保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

         

        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安全管理。结合产业优化、结构调整及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新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审批,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工业园区内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单位划定特定区域,便于有效监管。各级政府要将饮用水源周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逐步向产业规划区域或安全区域搬迁转移,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严格保证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加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为经营单位划定专门的区域,积极引导企业到特定区域集中经营。严格《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重点加强剧毒品和成品油经营企业的审批,确保企业的经营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强制要求企业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指导、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制定和完善烟花爆竹产业政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烟花爆竹生产行业全面从我市退出。落实烟花爆竹安全许可制度。整顿规范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合理布局减少经营网点,加大对储存企业的监督力度,依法查处非法经营烟花爆竹和“私炮”活动。

         

           加强打火机安全管理。我市要控制打火机生产企业的总量,不再审批打火机生产企业,对现有打火机生产厂要加强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员工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并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防范措施。

         

        加强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加强液化石油气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的安全管理。鼓励企业积极运用现代物流手段开展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经营服务,引导和促进企业经营方式向科学化、规范化转变,实现我市液化石油气市场和气瓶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加强使用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安全管理。落实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使企业生产条件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防爆、防渗漏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工作,提高从业单位的准入门槛,结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安全防护距离不足且整改后仍然达不到国家标准、规范要求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各级政府要坚决按照国家、省的要求实施“关、停、搬、转”。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健全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人员和装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2、大力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整治。

           根据《建筑法》和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许可制度,严格执行“三类”人员持证上岗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定。全面推行建筑意外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外地建筑企业和人员登记备案制度,完善企业准入制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在建工程的检查和监管,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工程应责令停工整改,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质量安全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3、强化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管。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专项整治工作事关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门要把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的措施来抓,切实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检查,尤其是要加强对学校、幼儿园、体育场馆、大型商场、超市、娱乐场所、医院、宾馆、车站码头和旅游景点的消防安全检查,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和消防以及配套设施的性能良好。各级政府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人员密集场所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重大事故处理演练。各人员密集场所要不断完善安全监控设施和手段,确保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要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各职能部门和各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责任到人,建立消防管理长效机制,有效防范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拓展宣传渠道,提高广大市民的消防意识。加大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装备建设,做到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相适应。认真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有奖举报制度》,激励广大市民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严格贯彻《重大火灾隐患政府督办规定》,对重大火灾隐患将由政府挂牌督办,促进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

         

        (六)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

        1、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

        在“十一五”期间要把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列为工作重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切实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幅度压下来。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对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使交通设施不断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客观要求。各级公安部门要对辖区交通状况和交通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对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线路和重要交通路口,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警力巡查,并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有关职能部门对交通安全设施不够完善的道路给予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各级交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大打击超载超限行为和“泥头车”违规违法行为的力度,采取定点设卡、流动巡逻等措施,强化路面执法,做到不漏管、不失控。规范载重车辆的安全装载,确保载重车辆的运输安全。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考核、审查,加大道路、水路和铁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和取缔“大吨小标”、假牌假证、非法拼装、超装超载、无证营运等违法违规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行为。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校巴的管理,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做好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校车及其驾驶员的管理制度,严格监管校车的运行,防范群死群伤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道路运输企业和客运汽车站要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确保运输安全进一步完善;加强我市各大入口的设卡检查,防止各类违法违章车辆进入我市辖区。加强以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社区、交通安全示范学校、交通安全企业为载体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充分发挥网络交通安全法规和知识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使我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增幅逐年下降,较好地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

         

        2、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

        把握西江大开发面临的大好机遇,继续加大对水上运输、装卸和江河捕捞作业渔船的监管力度,按照专项整治职责分工,坚决查处运输船舶的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打击各类船舶的超限超载、乱装乱卸和非法营运行为;依法治理采石挖沙、养殖、沉船沉物碍航。加强码头、渡口的管理,严把各类码头渡口设置、建设关。对违规搭建的临时码头和达不到安全条件的临时水运装卸点,坚决查处关闭。对废弃船、住宿船、餐饮船要依法实行专项整治。加强预防预控,全面提升动态监管和应急反应能力,建立西江航段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置机制,并实现巡航搜救一体化,对接收到辖区水域的遇险求救信息和船舶污染事故报告及时出动参与水上搜寻救助的行动。在西江重要航段实行船舶航行定线制管理,继续推行流域管理,积极开展区域联动执法,健全区域监管协调互动机制。加强水上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信息沟通,完善事故通报制度。加强水上船舶交通设施设备检查,保证水上船舶航行安全。加强水上救援体系建设,提升水上事故抢险救援能力。

         

        (七)加强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危害治理工作,切实保护职工安全

        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加强职业卫生工作。加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队伍建设步伐,健全机构,充实人员,落实经费,配备必要的专业监督和检查装备。开展职业危害普查登记,加强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查处严重危害事故;监督企业落实有关规章制度和职业危害防治与整改措施。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提高职工个体防护装备水平,有效防止职业危害。提高员工职业病防治意识,享有受教育培训权、健康服务权、知情权、卫生防护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和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决策权、工伤社会保险权、赔偿权及特殊保护权。积极开展职业病的预防、保健、检查和救治,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重点加强对陶瓷、玻璃制品、宝石加工、水泥、危险化学品等职业危害较严重行业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粉尘、毒物等监测工作的监察。

         

        (八)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和处置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依托市110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完善各级政府、企业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提高政府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效率,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1、完善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按照国家、省关于制定应急预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依托现有110指挥中心应急指挥和组织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并按照“属地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切实提升县(市、区)、镇(街道)两级政府对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整合现有应急救援资源,不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应急救援保障系统;发挥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共享、预案齐全、防患未然、科学减灾的应急救援防范系统。

         

        2、推进企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建立和健全。 “十一五”期间,将全面促使企业建立以自身为责任主体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重点在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高危企业推广,到2010年,本市各类企业都应针对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和主要特点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企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根据应急处置预案,增加应急抢险设备,不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九)动员全社会关注安全,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支持和监督

         

        1、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创造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级宣传部门要认真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宣传计划。以每年“安全生产月”为重点,举办形式多样、具有特色、效果显着的宣传节目,带动全年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电视、广播等媒体应保证在黄金时间段播放安全生产活动信息,市政公益广告牌和广告栏要预留位置用于安全生产宣传;报纸要在重要版面刊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工作成绩、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报道重特大事故的查处情况等。

        探索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新模式,鼓励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安全宣传工作,通过商业运作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双赢局面。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逐渐深入到基层直至每位职工,使安全宣传工作更能贴近生活、贴近市民,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关爱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广大职工监督参与安全生产的能力。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多层次培训,重点强化从业人员的职前培训和岗位培训;进一步规范培训市场,采取考培分离等措施,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依托我市各类高校、中职、技工教育机构和中介机构,建立有特色的安全生产教育基地。通过系统、规范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使广大职工更好地利用好安全生产参与权和监督权,与各类不安全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3、实施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机制,实现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有力监督广大职工和群众有安全的知情权和举报权,要鼓励人民群众举报安全生产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奖励举报重大安全隐患的职工和群众,依靠职工、群众,更大范围地实现对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管。各级工会组织要对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要求纠正整改,鼓励职工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合理建议,依法参加伤亡事故和严重职业危害处理,积极维护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新闻媒体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披露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并要在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定期或不定期公布我市安全生产的状况,接受社会的监督,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协助政府安全监管。

         

        4大力发展安全中介机构,构建安全生产支持体系。大力发展和培育安全生产协会和安全主任事务所,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协会和事务所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协调、服务和技术支撑作用,为广大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安全管理服务,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安全生产评价、咨询、培训机构,发挥其专业支持和服务作用。按照“还权于社会”的思路,将安全培训、评价、评估和咨询服务等工作交由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承担,协助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开展安全评价、评估,技术软件开发和企业安全生产咨询、培训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形成中介机构对企业开展安全评价,政府实行有效监管的机制。大力加强安全中介机构的法制建设,增强法律观念,中介机构要对开展的安全评价等业务承担法律责任。

         

        四、规划实施的主要工程

         

        ()安全生产理论发展与创新工程

        开展安全哲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和安全科学技术理论研究,为政府安全监管监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工程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与创新工程

        加快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建设,开展重要工业领域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难题的科学研究,促进重大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安全科技示范工程。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

        开展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开发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辅助决策及指挥调度系统、应急通讯系统等,建设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建立国家、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

        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研究,开发适用于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等有关行业和领域内的重大危险源监控装备和系统,实施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检测、评估制度,建立全国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研究和开发重大事故隐患辨识和分级等技术,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示范工程,加快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

         

        ()矿山事故预防与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灾害监测与预警等研究,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和监测,严格执行矿山安全开采方案,减少矿山地质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

         

        ()运输车辆、船舶安全监控系统工程

        开展运输车辆、船舶安全监控技术研究,开发运输车辆、船舶安全监控技术和装备,推广运输车辆、船舶安全监控系统。“十一五”期间,在西江肇庆峡至贝水河段推行船舶定线制,在西江重要港口、重点水域实行CCTV监控,全面提升海事现场动态监管能力。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程

        研究和开发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系统、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检索系统、安全生产专家库系统、安全监管监察系统等,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提高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安全生产技术保障建设工程

        建设事故分析鉴定中心、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矿山安全中心、危险化学品安全中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等;开发安全生产技术保障设备设施,建立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提高安全生产技术保障能力。

         

        ()安全生产监管手段创新工程

        研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的监管方法和技术,开发动态、实时、高效的监察装备,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职业卫生促进工程

        研究、开发、推广先进的职业危害控制技术,鼓励企业采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企业职业卫生状况的改善。

         

        (十一)安全专业人才及培训基地建设工程

        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建立各类安全专业人才培训基地,设立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和奖励基金,加快注册安全工程师及注册安全主任。

         

        (十二)安全文化创新工程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以及安全社区建设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五、重点工程项目内容及计划

         

        ()科技创新和技术示范工程

        帮助和扶持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提高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力争建立一至二家市级科技创新和技术示范企业,每个县()区建立两至三个示范点。

         

        ()重点危险源普查及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工程

        根据全市重大危险源普查情况,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工作。为确保重大危险源的有效监控,进一步规范重大危险源建档工作,加强规范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使重大危险源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查。按有关规定逐步建立市、县两级的重点危险源安装视频监察系统和重要检测仪及报警系统。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

        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规范政府和企业的安全投入,对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和水路交通、水利、建筑、旅游、特种设备、消防等有关行业与领域的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工作,按“谁得益,谁投入”、“公共设施部分由政府投入,企业自行负责”的原则加强事故隐患治理工作。

         

        ()重点技术支撑中心建设工程

        建设事故分析鉴定中心、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矿山安全中心、危险化学品安全中心、水上交通指挥中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等;开发安全生产技术保障设备设施,建立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提高安全生产技术保障能力。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工程

        力争建立全市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系统、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检索系统、安全生产专家库系统、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安全生产事故预警系统等,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提高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工程

        健全市、县、镇三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装备建设和安全监察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

         

        开展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开发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辅助决策及指挥调度系统、应急通讯系统等,建设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建立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法规、标准及安全文化建设工程

        加快安全生产配套规章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配套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组织作用,制定社区安全建设规划,将社区安全建设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创新社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手段,组织开展社区安全文化推广活动,拓展社区居民参与深度及广度,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认真开展好“安全社区示范区”、“交通安全村”、“安全生产企业”等活动。完善社区居民防灾减灾及避险能力。

         

        分享到: